新农人王思聪的农业忧思

微信图片_20210115183034

贫困县走出来的“新农人”

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农村,至今仍旧在创业的王思聪,每周五,无论多忙多晚,都会从北京赶回老家,将整个周末都投入到自己心爱的农业之中,这已经是他坚持的第三个年头。

老家在河北望都,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。四十年前,王思聪从望都县走出去。树高千尺不忘根,在工作生活之余,他一直心系家乡。四十年后,他回归望都,并将先进的思想和资金、渠道等资源带回家乡。

农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机遇

对于农业发展的趋势,王思聪有着深刻地认识,对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,也有独到见解。

在外闯荡的这些年,王思聪系统考察了欧美等国的农业产业,他认为,农业要发展,从业者和组织形式要升级。因此,王思聪回乡后,对家乡农业现状有些担忧,于是牵头成立了专业生产合作社,组织村民共同种植马铃薯、辣椒等农作物,并帮助对接商超来解决销售难题。

对于农业生产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王思聪也有自己的理解。在与朋友、生意伙伴聊起吃什么时候,周边人都在追求健康和绿色饮食。基于此,王思聪判断,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,老百姓的农产品消费能力确实在增强,要求也在不断提高,消费结构快速升级,绿色的、有机的农产品是未来需求增长的重点。

为顺应国内农产品消费升级,王思聪认为应该把高端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突出的地位,这个高端是指品种、品质、安全性、营养性等的高,是对需求和市场的适应性更高,是附加值以及性价比更高,唯有如此,才能让农产品的供给契合消费者需求,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对此,王思聪认为,在完成脱贫攻坚后,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智慧农业。他准备把现代科技和农业技术深度融合,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、智能化,并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实现农业与食品、餐饮、休闲旅游的无缝融合。

助贫和帮扶是社会责任

王思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建设家乡,帮扶农业,践行乡村振兴之路,几年以来,用实际行动提升了家乡土地的生产率,帮助同乡在农业上实现了增收。在谈起“帮扶”家乡农业的初衷时,王思聪总是说:“助贫和帮扶,是社会责任。”

王思聪认为,2020年国际和国内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。王思聪认为,要在更小的颗粒度上,如以脱贫县为单位来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促进产业升级,实现一二三产相乘发展的六次产业构建,才能更好的振兴乡村。

目前,乡村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完善,村容村貌有所提升,环境不断改善,青山绿水多妩媚。农业发展了,加工业基础也逐渐夯实,休闲农业红火了。但望都老家的乡村旅游一直处于被周边优质资源挤出的尴尬位置,这也引发了王思聪的思考,准备帮助家乡发展特色旅游和康养产业,于是投资土地修复,进行老房改建,吸引北京的城里人到老家乡下度周末,坚定了老乡们进行特色种植的决心,盘活了乡村旅游一盘棋。

如何实现有效帮扶

疫情爆发以来,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销售受到了巨大冲击,暴露出了农业供需对接和流通的一些问题,也给农业帮扶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。

如何推动落后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,实现有效帮扶?

王思聪提到了几个关键词:搭平台、补短板、育品牌、上直播,他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“小目标”。虽然他从望都走出来,但目标远不止帮扶望都一个县,而是要以望都为开局,组织100名三农专家,联合100个绿色种植农场,精选100种绿色农副产品,帮扶100个县,建立100个城市农副产品加盟店,实现100场视频直播,建立起一个三位一体的农业营销服务网络。

如何破局?王思聪认为基础是“一县、一品、一特色”,特色农产品不能冲击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红线,但要提升农民收入,一定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的特色农产品、高端农产品来完善农业结构。王思聪希望能帮更多县域建立起各具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体系,完善供销对接及品牌营销工作。

品质、使命、利他

王思聪和老乡们种植的高端农副产品,对品质有非常高的要求,生产全过程禁止使用化肥、农药和添加剂。这样不但种植成本高,产量也很低,最初老乡们是不愿意做的,是王思聪承诺保底和包销才将高标准贯彻执行了下去。坚持高标准的结果就是,最初是王思聪给朋友送货上门推荐试吃,现在王思聪经常接到电话询问面粉和辣椒哪里能买到?

也是在朋友的鼓励下,王思聪开始尝试直播这种新型销售模式,他也坦诚表示,自己最初的意愿不是很大。但如果直播能够帮扶到更多地区的农业发展,那么直播这件事情对自己来说,就是一种使命。王思聪认同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:“利他到极致,幸福自然呈现。”农产品直播这件事对王思聪来说,就是利他。

2021年新年的展望

刚刚过去的一年里,王思聪多次和同事提起自己对“美丽乡村建设”和“稳定粮食生产”的理解,并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了美丽乡村建设中,同时也呼吁更多企业家一起响应号召,为农村发展做出贡献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